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主要内容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主要内容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通知公告

  • 关于开展2015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相关工作的通知
  • 关于转发《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5年全国...
  • 2014年度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评审结果公示
  • 关于开展2015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相关工作的通知
  • 关于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晋城海斯制药有...

工作动态

  • 太原高新区与山西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...
  • 厅党组书记张金旺同志进社区密切联系基层党...
  • 我厅直属事业单位2015年度公开招聘考试专业...
  • 山西召开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工作...
  • 省科技厅部门201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正常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2 > 35 > 信息摘要

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肠道微生态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目的:采用多聚酶链反应-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-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,PCR-DGGE)技术研究葡聚糖硫酸钠(dextran sulfate sodium,DSS)所致溃疡性结肠炎(ulcerative colitis,UC)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,从"肠道微生态"这一全新角度为该模型提供更丰富的数据,也为深入探讨UC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实验依据.方法:26只健康♂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UC模型组,模型组饮用4%的DSS溶液7d复制UC模型.收集两组大鼠粪便排泄物,采用PCR-DGGE法研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、相似性及丰度;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,鉴定菌种.所得结果及数据采用Quantity one、Chromas、MGAE5、SIMCA-P+及SPSS18.0等软件进行分析.结果:DSS诱导UC后7d,模型大鼠出现便血、病理形态学改变等典型的UC炎性病变特征.样本优势条带菌种鉴定显示大鼠的肠道细菌主要归属于拟杆菌门(Bacteroidetes)、厚壁菌门(Firmicutes)及变形菌门(Proteobacteria)3大类,但与空白组相比,模型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(P〈0.05).菌种鉴定表明UC组乳酸杆菌(Lactobacillus sp)和毛螺科菌(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)菌种显著较少,而双酶梭菌(Clostridium bifermentans)等菌种含量明显增多(均P〈0.05).

相关热词搜索: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态 PCR-DGGE 葡聚糖硫酸钠 动物模型

上一篇:MiR-451作用于MIF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影响
下一篇: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30表达的影响

        版权所有: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》编辑部    晋ICP备05007566号
       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楼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
    
邮编:100025